岳阳县巴陵戏“濒危唱腔抢救工程”启动,AI技术助力复原失传曲牌12首
近日,岳阳县巴陵戏“濒危唱腔抢救工程”正式启动,旨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AI技术的应用,对岳阳县巴陵戏中濒临失传的唱腔进行抢救和保护。据悉,此次工程共复原了12首失传的曲牌,为这一古老剧种注入了新的活力。
岳阳县巴陵戏,又称岳阳戏,是湖南省岳阳县的传统戏曲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巴陵戏面临着传承危机。许多传统唱腔逐渐失传,年轻的观众群体也在逐渐减少。为了拯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岳阳县文化部门联合相关机构,启动了“濒危唱腔抢救工程”。
此次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利用AI技术对巴陵戏的唱腔进行数字化采集、整理和复原。通过采集巴陵戏老艺人的唱腔,AI系统将进行深度学习,分析唱腔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征,从而实现对失传曲牌的复原。据了解,此次共复原了12首失传的曲牌,这些曲牌在巴陵戏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抢救工程中,AI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AI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唱腔进行精确的音高、节奏分析,为后续的复原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其次,AI技术还可以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对唱腔的自动生成和调整,大大提高了复原工作的效率。此外,AI技术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唱腔风格的融合,创造出新的巴陵戏唱腔,为巴陵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抢救工程启动仪式上,岳阳县文化部门负责人表示,巴陵戏是岳阳县的文化瑰宝,抢救和保护巴陵戏唱腔,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濒危唱腔抢救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岳阳县巴陵戏保护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
据了解,此次工程将持续两年,预计将完成巴陵戏全部濒危唱腔的抢救工作。在工程完成后,岳阳县巴陵戏将形成一套完整的唱腔数据库,为巴陵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岳阳县还将通过举办巴陵戏培训班、开展巴陵戏进校园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巴陵戏的传承和推广。同时,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巴陵戏,为这一古老剧种注入新的生命力。
总之,岳阳县巴陵戏“濒危唱腔抢救工程”的启动,不仅是对巴陵戏唱腔的一次重要抢救,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传承和弘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巴陵戏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 • 汨罗市职业技术学校荣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校企共建实训中心助力人才培养
- • 汨罗端午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龙舟竞渡,非遗“长乐抬阁戏”巡游共庆佳节
- • 张谷英村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古村旅游年入破亿,焕发新活力
- • 中南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湘北医疗教育迈入新篇章
- • 全国首艘电动挖藕船投产,莲藕采收效率提升5倍,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城陵矶港开通直达东盟航线,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翻番,助力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新篇章
- • 临湘竹编技艺荣登国家名录,青年匠人匠心独运打造“竹光之城”艺术装置
- • 岳阳非遗手工艺品在拼多多“国潮专区”热销,日销量突破百万
- • 岳阳农村学校引入“AI教师助手”,破解英语、音乐师资短缺难题
- • 平江县山区远程医疗全覆盖,无人机送药助力村民健康生活
- • 长岳经济走廊设立扶贫专线,年输送就业岗位2万个,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临湘浮标产业园定向招募残疾人,手工艺岗位月薪超4000元,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华容县教育再升级:启动“强师强校”计划,30所乡镇学校与长沙名校结对共建
- • 临湘竹海骑行绿道贯通,扫码租电助力车畅游竹筒水世界
- • 君山银针茶旅小镇荣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年综合收入突破15亿
- • 岳阳中小学全面铺开AI课程,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率高达90%
- • 临湘浮标雕刻非遗工坊盛大开放,全球钓友定制“发光浮标”展现匠心传承
- • 君山区创新教育模式,偏远湖区学校师生比达1:10,小班化教学助力教育公平
- • 岳阳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投产,机器人产能突破万台,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汨罗市打造50个“乡村驿家”:便捷服务惠及民生,助力乡村振兴
- • 柏祥镇桑园村驻村工作队倾力收集民情台账20条,助力解决民生难题
- • 乡村振兴教育基金助力学子,累计发放助学金1.2亿元
- • 岳阳党政代表团赴保靖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调研,深化“主战场”共建
- • 君山岛云雾季开启,水陆双线游览模式激活生态旅游新体验
- • 城陵矶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28%,RCEP航线新增3条,港口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洞庭湖大闸蟹“一蟹一码”溯源技术革新,品质保障率提升40%
- • “一村一幼”工程助力脱贫攻坚,照亮留守儿童成长之路
- • 岳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全达标,联村共建项目年分红超千万,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岳阳建成全国首个“5G+北斗”智慧农田集群,万亩水稻亩均节水30%
- • 便民服务点助力乡村振兴,一站式服务实现助农取款、惠农补贴支取
- • 全国最大淡水珍珠贝育种基地投产,年孵化优质贝苗8亿只,引领珍珠养殖业新篇章
- • 岳阳农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助力农民增收30%,优质优价引领农业新篇章
- • 洞庭湖鲜活水产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追溯捕捞全程,守护食品安全新篇章
- • 南正街米粉24小时不打烊,百年老汤日均接待食客5000人,探寻老街美食传奇
- • 湘阴洋沙湖渔猎文化展:体验传统技艺,湖鲜烹饪赛赢免费住宿
- • 岳阳承办世界数字农业大会,发布《洞庭湖智慧农业白皮书》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畜禽粪污制氢项目投产,全国首条农业绿氢产业链成型
- • 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助力脱贫攻坚,预警响应率达100%
- • 华容县“防返贫健康保险”全覆盖,大病自费超万元即理赔,守护群众健康防线
- • 黄盖湖“稻蛙共作”模式助力农业发展,亩均效益突破万元大关
- • 中华大熊猫苑再创佳绩,单日接待游客破3万,互动式科普成亲子游新宠
- • 临港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智能电驱系统项目启动,华中地区填补产业空白
- • 临湘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竣工,助力绿色产业园区蓬勃发展
- • 《岳阳楼首发“忧乐精神”主题邮票,特种绢质版全球限量发行,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岳阳县黄颡鱼养殖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户均年增收1.8万元
- • 平江起义纪念馆数字化升级,AI虚拟讲解员重现1928年革命场景
- • 张谷英村非遗活化项目助力旅游发展,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全国首条生物降解农膜生产线投产,年消化秸秆废弃物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岳阳预制菜产业园签约海底捞,年供应火锅食材超5亿元,共筑产业新格局
- • 华容县创新农业技术,AI虫情监测站助力芥菜农药残留大幅下降
- • 左宗棠数字人化身文旅大使,实时解答西征历史细节
- • 城陵矶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8%,RCEP航线新增3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平江酱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农户增收致富
- • 长江岳阳段航道整治完成,万吨级船舶通航时长增加60天,助力长江航运发展
- • 纪念范仲淹诞辰1035周年,《岳阳楼记》数字藏品闪耀敦煌文博链
- • 樟树港辣椒惊现天价,欧盟认证助力打开国际市场
- • 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开街,老字号店铺重现民国风情,唤起老长沙的回忆
- • 岳阳县“巾帼创业贷”发放超亿元,助力300名农村女性实现创业梦想
- • 全国首条智能浮标生产线在临湘投产,良品率提升至99.5%,开启水上安全新篇章
- • 《大美江湖》实景演艺五一期间连演20场,场场爆满,引爆五一旅游热潮!
- • 岳阳县“一村一主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培育300名网红农民年带货突破5亿
- • “乡村教师‘安居计划’落地,新建800套周转房助力教学骨干扎根基层”
- • 华容县扶贫公寓盛大开租,低收入家庭喜享每月每平5元优惠
- • 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年供电量助力百万家庭
- • 临湘市乡村5G基站全覆盖,农产品直播日均带货破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汨罗端午龙舟产业链成型,传统工艺村共享发展红利
- • 李化龙烈士故居VR实景剧上线,带你沉浸式体验1928年震撼人心的年关暴动
- • 岳阳与东盟经贸往来升温,出口农产品增幅达40%,共绘合作共赢新篇章
- • 岳阳试点“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兜底风险
- • 洞庭南路历史街区焕新颜:声音博物馆收录72种传统行业吆喝,传承历史文化
- • 平江幕阜山星空专线夜班车周末通宵运营,为观星客打造浪漫夜空之旅
- • 汨罗江诗歌交响音乐会盛大开幕,古琴协奏《离骚》全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