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竹编技艺入选国家名录,青年匠人创作“竹光之城”艺术装置,传承与创新共舞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湖南省临湘市的竹编技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近日,这一传统技艺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与此同时,青年匠人更是以竹为材,创作了一座名为“竹光之城”的艺术装置,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展现了竹编技艺的无穷魅力。
临湘竹编技艺源远流长,已有千年的历史。它以竹子为原料,通过劈、削、编、织等工艺,制作出各种精美的竹制品。这些竹制品不仅实用,还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此次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临湘竹编技艺传承与发展的极大肯定。
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青年匠人们也在不断创新。他们以竹为材,创作了一座名为“竹光之城”的艺术装置。这座装置以竹编技艺为核心,通过现代艺术手法,将竹编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展现了竹编技艺的无穷魅力。
“竹光之城”艺术装置位于临湘市某公园内,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整个装置由无数根竹条编织而成,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城市景观。在阳光的照射下,竹条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一座璀璨的“竹光之城”。
青年匠人们巧妙地将竹编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使得这座艺术装置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在装置中,他们运用了多种竹编技艺,如编织、缠绕、拼接等,将竹条编织成各种形态,如高楼大厦、桥梁、道路等,生动地展现了城市的繁华景象。
此外,青年匠人们还在装置中融入了环保理念。他们利用废弃的竹子进行创作,既节约了资源,又体现了对环境的关爱。在“竹光之城”艺术装置的周围,还种植了各种植物,使得整个公园环境更加优美。
“竹光之城”艺术装置的问世,不仅展示了临湘竹编技艺的魅力,也为传统文化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观赏,成为临湘市的一张新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匠人们在创作过程中,还积极向公众普及竹编技艺。他们举办了一系列竹编技艺培训班,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这一传统技艺。这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临湘竹编技艺入选国家名录,青年匠人创作“竹光之城”艺术装置,标志着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我们相信,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将得到传承与发展,为我国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 • 法国米其林大厨岳阳驻场,中法美食对话启幕
- • 中日(岳阳)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成功落地,签约外资突破5亿美元大关
- • 长江岸线岳阳段开启“智慧监测”时代,AI系统实时追踪排污口
- • 岳阳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打造“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新格局
- • 职业院校定向培养产业工人5万名,助力企业降低用工成本25%
- • 岳阳东站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日均惠及10万人次
- • 云溪区路口镇中学携手企业,共筑化工安全教育新篇章
- • 华容县创新试点:厨余垃圾养蚯蚓,有机肥反哺万亩菜田
- • 华容县创新校园安全模式,实施“一校一警”机制,专职法制副校长助力护航
- • 岳阳发布全国首部《长江诗教地方教材》,诗词大赛覆盖百万师生,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
- • “范源濂教育思想国际论坛盛大开幕,中日学者共探师范教育现代化之路”
- • 临湘五尖山:万亩竹海避暑新玩法,溯溪露营全攻略
- • 岳阳港与上海洋山港“联动接卸”模式启动,通关时效提升40%,共筑长江经济带开放新格局
- • 三一重工智慧矿山装备基地投产,年产能迈向50亿元新高峰
- • 张谷英村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古村旅游年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平江县“乡村CEO”培训班圆满结业,50名新农人携项目返乡创业
- • 中欧班列岳阳-莫斯科常态化运行,月均发运量实现40%增长
- • 汨罗市班主任关爱基金设立,年度发放津贴超800万元,温暖教育人心
- • 湘菜非遗传承人走进职校,巴陵全鱼宴技艺融入课程标准
- • 全国首支“乡村振兴直播学院”成立,助力千名农民变身带货达人
- • 汨罗市“爱心送考”18年不间断,免费接送考生超10万人次,温情守护学子梦想起航
- • 岳阳农村学校智慧教室全覆盖,助力城乡教育差距缩小60%
- • 洞庭湖退捕渔民转型护渔员,人均年收入增长2.5倍,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君山银针茶饼闪耀罗浮宫,中国茶艺表演征服法国美食家
- • 平江县高山有机茶产业链延伸,助力贫困户年入4万,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汨罗江畔诗歌主题客栈:诗意栖息,智能吟诗灯映照诗意人生
- • 长江中游城市群航运服务中心落户,200+物流企业集聚发展新篇章
- • 岳阳楼与故宫强强联手,推出“忧乐精神”系列文具热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湘阴县大闸蟹养殖培训下乡 助2000渔民成功转型新型职业农民
- • 岳阳乡村快递覆盖率100%,助力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
- • 洞庭湖龙虾美食节盛大开幕,打造全国“舌尖上的地标”
- • 岳阳东站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日均惠及10万人次,便捷出行再升级
- • 临湘浮标产业园定向招募残疾人,手工艺岗位月薪超4000元,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长株潭都市圈“菜篮子”基地落户岳阳,年供蔬菜50万吨,助力区域农业发展
- • 湘阴岳州窑复烧仪式:游客体验拉坯乐趣,烧制专属陶器
- • 临湘浮标小镇:年产值突破55亿,智能生产线助力产业升级
- • 君山岛渔民生活日:体验随船出湖收网,龙虾宴自捕自烹的渔家风情
- • 探寻千年瑶族秘境:临湘龙窖山药浴体验与原始森林徒步攻略
- • 岳阳荣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称号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升儿童福祉
- • 华为云赋能岳阳“城市大脑”,政务办事效率提升50%
- • “工业旅游+”新模式:市民可预约参观智慧化工厂生产线,体验科技魅力
- • 君山区试点“家庭病床”服务,失能老人足不出户享医保报销
- • 平江辣条主题乐园盛大开园,沉浸式体验引领周边销量激增200%
- • 平江起义纪念馆创新演绎《烽火1928》,观众沉浸式体验红军战士的烽火岁月
- • 平江县重拳出击,关停违规校外培训机构45家,动态更新“黑白名单”确保教育环境净化
- • 湘阴乡村微度假:星空帐篷下的田园诗意生活
- • “流动医院”走进平江县山区,为尘肺病患者带来福音
- • 方言学者倾力打造岳阳话语音库,AI技术再现已逝老艺人说书声
- • 湘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沼气直供万户农家,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县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年服务量突破5000人次,助力教师心理健康
- • 云溪区化工园职业病防治中心成立,为工人提供免费体检保障健康
- • 宁德时代储能项目落户临湘,助力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临湘竹文化创意园盛大开放:竹纤维时装秀与竹键盘音乐盛宴精彩纷呈
- • 宋代“水上茶市”遗址复原模型即将进校园巡展,揭开千年古市面纱
- • 岳阳实施“雁归工程”,3000名乡贤返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
- • 华容县职业中专芥菜深加工专业开班,订单班就业率高达100%助力乡村振兴
- • 张谷英村非遗活化项目助力文旅增收,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
- • 岳阳楼区汴河街年俗大集:非遗糖画AI定制,傩戏面具DIY工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岳阳籍航天员荣耀入选中国空间站任务,家乡携手打造航天科普基地
- • 任弼时家书手稿数字修复,全息展柜再现“骆驼精神”
- • 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开街,老字号店铺重现民国风情
- • 全国防汛抢险演练在岳阳举行,国产“龙吸水”设备首亮相,彰显我国应急救援实力
- • 临湘市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35%,城乡师资差距显著缩小
- • 汨罗市创新举措:2000名家长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共筑校园安全防线
- • 洞庭银鱼冻干技术获专利,太空食品级产品惊艳航展
- • 湘阴县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年创收超2亿元,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突破20亿,为科创企业加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 平江辣条厂建非遗工坊,游客可亲身体验108道古法辣制工艺
- • 岳阳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铺就“组组通沥青路”幸福路
- • 临湘浮标雕刻非遗工坊开放,全球钓友定制“发光浮标”,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湘阴鹤龙湖蟹农创新引入区块链溯源,大闸蟹“身份证”扫码即可查
- • 平江首条丹霞观光小火车通车,石牛寨-红军营-纯溪小镇一线直达,畅游红色旅游新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