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科院岳阳基地育成抗涝籼稻新品种,助力洪灾后农业恢复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岳阳基地经过多年努力,成功育成了一种抗涝籼稻新品种,该品种在洪灾后仍能保持80%的产量,为我国农业抗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
湖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科研的重点区域。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岳阳基地的科研人员始终坚守岗位,致力于培育出更多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农作物品种。此次育成的抗涝籼稻新品种,正是他们多年辛勤付出的成果。
该抗涝籼稻新品种在选育过程中,科研人员充分考虑了洪涝灾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通过对多个水稻品种进行筛选和对比,最终选育出抗涝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该品种在洪涝灾害发生后,仍能保持80%的产量,为受灾地区农民带来了希望。
据了解,该抗涝籼稻新品种具有以下特点:
1. 抗涝性强:该品种在洪涝灾害中表现出较强的抗涝能力,能在水淹状态下正常生长,有效减少洪灾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 产量高:经过多次试验,该品种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产量较普通水稻品种高出20%以上,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3. 抗病性强:该品种对稻瘟病、纹枯病等常见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降低了农民的用药成本。
4. 适应性广:该品种在我国南方多个地区均可种植,为农民提供了更多选择。
洪灾后,受灾地区的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岳阳基地积极推广该抗涝籼稻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已在多个受灾地区进行推广种植,受到了农民的广泛好评。
“这次洪灾后,我们种植的抗涝籼稻新品种,产量比往年高出不少,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一位受灾地区的农民激动地说。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岳阳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培育出更多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农作物品种,为我国农业抗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总之,湖南农科院岳阳基地育成的抗涝籼稻新品种,为我国南方地区农业抗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洪灾后,该品种仍能保持80%的产量,为受灾地区农民带来了希望。相信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将不断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 • 农村教学点引入“5G全息课堂”,名师实时投影到偏远教室,开启教育新篇章
- • 《岳阳楼首发“忧乐精神”主题邮票,特种绢质版全球限量发行,传承文化瑰宝》
- • 屈子文化园荣膺国家级非遗示范基地,端午民俗再引社会关注
- • 探秘临湘浮标工坊民宿,体验亲手制作浮标钓黄盖湖野生鱼的乐趣
- • 湘阴蟹稻共生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湘阴岳州窑复烧仪式:游客体验拉坯乐趣,烧制专属陶器
- • 临湘浮标海外仓落户美国休斯敦,助力企业拓展欧美市场占有率突破25%
-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考察团签约数字经济项目28个,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洞庭湖生态监测数据走进校园,百所学校开启“湿地科学课”新篇章
- • 长江岳阳段航道整治成效显著,万吨级船舶通航时长增加60天
- • 圣泉集团生物质精炼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秸秆能力达5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君山岛爱情主题邮局:百万封信件跨越时空,数字邮戳见证永恒爱情
- • 岳阳楼区创新举措,中医夜市助力健康生活,推拿针灸纳入医保报销
- • 汨罗市首建特殊教育职教中心,残障青年非遗技艺传承之路再拓宽
- • 职业院校定向培养产业工人5万名,助力企业降低用工成本25%
- • 华容县“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边带娃边腌制,月入4000元实现家庭与事业双赢
- • 君山银针茶文化系统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千年茶韵
- • 屈子文化园楚辞元宇宙上线,穿戴设备带你沉浸式体验《离骚》诗意空间
- • 岳州窑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残片揭示“南青北白”贸易路线之谜
- • 平江酱干产业年产值超30亿,非遗工艺助力2万农户增收
- • 湘阴柳庄:穿越晚清,体验市井繁华
- • 城陵矶港年吞吐量再攀高峰,成功跻身长江内河港口前三甲
- • 平江酱干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非遗工艺助力2万农户增收
- • 岳阳扶贫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打造中部脱贫样板
- • 全国首列“芥菜专列”开行,华容酸菜直供西北餐饮市场,开启绿色食品新篇章
- • 岳阳家谱文化节展出明代族谱,AI技术助力海外游子寻根之旅
- • “岳阳楼《岳阳楼记》全球诵读大会:20国汉学家共襄盛举,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 • 汨罗市创新推行“积分制治理”:村民用文明行为兑换生活物资,共建和谐乡村
- • 湘阴县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课后服务工时可兑换调休:创新举措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长乐甜酒产能翻番,千年陶缸发酵技艺荣登非遗名录
- • 君山区“麋鹿小镇”生态旅游分红,周边村民年增收万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平江县辣条产业扶贫车间全覆盖,万名留守妇女月薪破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湘鄂赣龙舟争霸赛6月启幕,12市州组建最强战队,共襄盛举!
- • 智慧农业覆盖岳阳80%农田,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计划正式启动,20位老匠人带徒授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平江皮影戏牵手元宇宙,非遗传承人直播“跨次元剧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旅
- • 汨罗市“零工驿站”小程序上线,灵活就业岗位实时匹配助力市民便捷就业
- • 城陵矶港粮食产业园签约30万吨大豆压榨项目,投资额超20亿,助力区域粮食产业发展
- • 岳阳县张谷英油豆腐工坊开馆,游客体验明清榨油日均破千人次,传统文化魅力吸引众多游客
- • 平江县山区“流动医院”下乡,为尘肺病患者带来福音
- • 临湘竹海生态屋:全竹结构建筑,夏季恒温22℃的避暑首选
- • 岳阳氢能产业示范园盛大开建,国电投等10家企业签约制储运全链条
- • 三一重工智慧矿山装备基地投产,年产能迈向50亿元新高峰
- • 临湘市全面推行教师“县管校聘”制度,城乡教师交流比例达30%
- • 岳阳县“数字古村”魅力绽放:游客量破百万,VR技术重现明清商贸繁华
- • 平江皮影戏跨界创新,《辣条传奇》动画IP首演场场爆满,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汨罗长乐故事会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名村民抬阁演绎《离骚》经典篇章
- • 岳阳国际风筝节创吉尼斯纪录,万只非遗风筝点亮洞庭湖
- • 《岳阳楼实景解谜游戏发布,破译《岳阳楼记》加密文本成挑战新潮流》
- • 云溪区绿色化工反哺农业,生物肥料厂投产助力10万亩农田绿色转型
- • 岳阳机场T2航站楼盛大开工,设计年吞吐量达800万人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岳阳县易地搬迁安置区通5G,留守儿童享受远程教育新体验
- • 岳阳扶贫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助力中部脱贫样板打造
- • 岳阳与东盟经贸往来升温,出口农产品增幅达40%,共筑互利共赢新篇章
- • 云溪区茶油开榨节盛大开幕,非遗木榨技艺吸引亲子研学团超5000人
- • 乡村振兴教育基金助力乡村学子,累计发放助学金1.2亿元
- • 岳阳楼:中国文化地标闪耀全球,Discovery纪录片全球播出引关注
- • 华容县蔬菜基地创新引入荷兰温室技术,番茄年产量突破每亩5万斤
- • 君山岛神仙竹筒饭古法复原,日销8000筒创文旅融合样本
- • 湘阴县启动“乡村教师安居工程”,500套教师周转房助力教育发展
- •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扩能,助力我国年减排目标提升至80万吨
- • 华容“打春牛”民俗活化,3D打印春牛模型热销20国
- • 临湘浮标小镇荣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60亿
- • 华容东湖环湖电瓶车开通,随停随拍+AI语音讲解,畅游生态美景
- • 华容芥菜尾菜变废为宝,年生产有机肥50万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平江县乡村学校全面升级,心理咨询室全覆盖,留守儿童关爱无死角
- • 岳阳楼区巴陵戏《江湖入梦》首演,沉浸式戏楼重现明清码头风云
- • 湘赣边乡村振兴协作区启动,平江通城共建20个产业飞地,共谱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岳阳黄茶科技产业园盛大开园,全产业链助力3万茶农增收
- • 湘阴县乡村教师驻村支教,助力贫困生课后辅导全覆盖
- • “一村一幼”工程助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惠及五万留守儿童
- • 华容芥菜腌制技艺申遗成功,老坛酸菜出口日韩订单翻倍,传统美食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