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芥菜尾菜变废为宝,年生产有机肥50万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各地纷纷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在湖南省华容县,一项名为“华容芥菜尾菜变废为宝”的绿色循环农业项目应运而生,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了年生产有机肥50万吨的壮举,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华容县位于洞庭湖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当地农民种植芥菜已有悠久的历史,芥菜尾菜作为芥菜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过去一直被视为无用的废料。然而,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华容县积极转变观念,将芥菜尾菜变废为宝,探索出一条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容县引进了先进的生物技术,对芥菜尾菜进行无害化处理。首先,将芥菜尾菜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微生物菌剂,通过发酵、堆肥等工艺,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这一过程不仅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提高了土壤肥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肥料。
据了解,华容县现有芥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芥菜尾菜约20万吨。通过实施“芥菜尾菜变废为宝”项目,每年可生产有机肥50万吨,相当于节约化肥使用量10万吨。这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在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中,华容县还注重产品质量。项目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有机肥的品质达到国家标准。目前,华容县生产的有机肥已广泛应用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此外,华容县还积极探索有机肥的多元化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不仅可以作为肥料施用,还可以用于土壤改良、防治病虫害等。通过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华容县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华容芥菜尾菜变废为宝”项目不仅为当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关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未来,华容县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向纵深发展。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华容芥菜尾菜变废为宝项目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巨大潜力。在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 平江酱干制作技艺走进校园,千名小学生感受“非遗豆香”魅力
- • 岳阳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 • 岳阳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连续三年领跑全省,2024年目标突破18亿美元
- • 岳阳民俗学者考证:龙舟竞渡起源于屈原时代之前千年
- • 岳阳农村饮水安全提标,50万村民共享“矿泉水标准”直饮水
- • “屈子祠数字博物馆上线,AR技术再现战国祭祀场景,传承千年文化”
- • 长乐甜酒再创辉煌:荣获国家地理标志,智能发酵车间产能提升10倍
- • 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岳阳农村家庭大学生比例十年翻两番
- • 李挚深入调研督导环保督察典型案例整改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 • 华容县“厕所革命”全面开花,无害化卫生厕所超10万座,助力乡村振兴
- • 君山岛新添“麋鹿观测站”,乘船探秘洞庭湖湿地秘境
- • 湘阴樟树港辣椒获欧盟认证,每公斤售价破千元,成为“黄金产业”
- • 岳阳创新举措,乡村合伙人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汨罗“再生资源税惠包”全省推广,年减免税费超8亿,助力绿色循环发展
- • 平江辣条主题乐园盛大开建,沉浸式体验引领辣条销量翻番新潮流
- • “数字岳阳书院”上线,开启3万师生跨时空研学新篇章
- • 中欧班列岳阳首开,机械装备直通欧洲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考察团签约数字经济项目28个,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湖南理工学院设立“长江保护学院”,年培养千名专业人才,助力长江生态保护
- • 湘阴岳州窑陶瓷双年展:百位艺术家共绘“千年窑变”新篇章
- • 临湘竹编艺术馆盛大开馆,巨型竹龙装置震撼亮相
- • 平江酱干产业助力农户增收,2万家庭户均年增3.5万元
- • 华容团子机械生产线投产,柴火香保留率达98%,日销量突破30万枚,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平江竹稻米种植面积突破万亩,稻田鸭共生模式助力增收30%
- • 《徐秋将军抗战家书数字复原,全息投影再现平江起义烽火岁月》
- • 三一重工智慧矿山装备基地投产,年产能迈向50亿元新高峰
- • 华容东湖湿地自然学校开课,亲子家庭共赴候鸟研究之旅
- • 汨罗市屈原中学扩建工程圆满落幕,古典书院式建筑添彩文化地标
- • 君山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率100%,半小时经济圈激活乡村消费新活力
- • 平江辣条产业助力脱贫攻坚,10万人就业,脱贫户年均增收4.8万元
- • 湘阴县打造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农产品损耗率降至5%
- • 君山区数字农场惊艳亮相,机器人种菜引领农业革命新篇章
- • 正大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盛大落地,年产生猪100万头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零碳茶园”认证成功,君山银针茶叶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岳阳-宜昌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合作示范区: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临湘市“浮标工人家园”落成,产业工人喜享成本价购房福利
- • 平江幕阜山树屋酒店:悬崖无边泳池,星空观测台开放预约,打造独特度假体验
- • 汨罗端午插秧大赛开赛,城市家庭认领农田体验粒粒皆辛苦
- • 岳阳临空经济区获批国家级示范区,中部“空中门户”崛起在望
- • 全国首个“农业元宇宙平台”上线,虚拟农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共享法庭:纠纷不出村,共筑和谐乡村”
- • 君山区退捕渔民转产护渔员,月薪3000元守护洞庭生态
- • 临湘竹编技艺荣登国家名录,青年匠人匠心独运打造“竹光之城”艺术装置
- • 全国首条生物降解农膜生产线投产,年消化秸秆废弃物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岳阳县村级卫生室全面升级,AI诊疗仪助力村民“看病不出村”
- • 岳阳试点“用地清单制”,项目前期审批时限压缩70%,打造高效政务服务新样板
- • 岳阳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显著,省级美丽屋场建设稳步推进
- • 临湘“浮标祈福夜”首秀,万盏浮灯顺长江漂流祈愿国泰民安
- • 汨罗江畔楚文化市集:探寻古韵,体验青铜器复刻与漆器DIY的奇妙之旅
- • 张谷英村重启明清婚俗体验,游客可穿汉服行“六礼”拜天地,感受传统婚嫁韵味
- • 岳阳首创“湿地银行”交易机制,生态修复面积突破5万亩,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岳阳县193支驻村工作队创新“屋场夜话”,3500场活动化解纠纷成功率高达98%
- • “村民积分制”在全省推广,激发内生动力成效显著
- • 岳阳县古村夜游项目盛大上线,全息投影重现明清市井生活
- • 洞庭湖跨湖大桥主塔封顶,未来交通枢纽预计2026年通车
- • 学生复刻2400年前青铜器,楚国冶炼技艺走进综合实践课
- • 临湘浮标产业智能化升级,全自动生产线投产助力人均月薪突破8000元
- • 汨罗市屈原中学扩建工程圆满落幕,古典书院式建筑闪耀文化新地标
- • 百名少年洞庭湖写生,生态美育作品惊艳亮相中国美术馆
- • 华容芥菜主题漫画展盛大开幕,“菜菜君”形象惊艳首发
- • 华容县“法律明白人”助力乡村法治建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9%
- • 岳阳东站高铁地铁无缝换乘,日均惠及10万人次,提升出行体验
- • “流动医院”走进平江县山区,为尘肺病患者带来福音
- • 临湘竹海音乐节:民乐大师竹林演奏,游客可租古筝即兴合奏,共享自然与音乐的和谐共鸣
- • 平江辣条产业年营收突破300亿,荣获“中国辣条之乡”美誉,出口量增150%
- • “四海揽才”计划助力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带项目落户率突破40%
- • 湘阴县试点“微公交”,招手即停服务覆盖所有自然村
- • “汨罗传统婚俗‘龙舟迎亲’爆火,新人乘彩船接亲订单排至2026年”
- • 云溪区肿瘤筛查中心落成,湘北县域肿瘤早癌检出率提升40%
- • 华容县春蕾计划助力1200名贫困女童圆梦助学,实现100%助学率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财政补贴新政助力2.4万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长乐甜酒荣膺国家地理标志,智能发酵车间助力产能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