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50万亩,年产值冲刺80亿大关,农业发展再创新高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农业之路。在湖南省岳阳市,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亮点,其面积突破150万亩,年产值冲刺80亿大关,为当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稻渔综合种养,顾名思义,就是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实现“一田双收”。在岳阳,这一模式得到了迅速推广,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据统计,目前岳阳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突破15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
稻渔综合种养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岳阳,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稻虾共作,二是稻鱼共作。这两种模式都充分利用了稻田的生态环境,为虾、鱼等水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稻虾共作模式中,农民在稻田里养殖虾,虾的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养分,而水稻则为虾提供遮阴、栖息的环境。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使虾的品质得到了提升。据统计,稻虾共作模式下,每亩稻田可产虾100公斤以上,同时水稻产量也提高了10%以上。
稻鱼共作模式同样具有显著效益。在稻田里养殖鱼类,鱼类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养分,而水稻则为鱼类提供遮阴、栖息的环境。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使鱼类的品质得到了提升。据统计,稻鱼共作模式下,每亩稻田可产鱼50公斤以上,同时水稻产量也提高了5%以上。
在岳阳,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成功推广,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同时,还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水平。此外,政府还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信贷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不断扩大,岳阳市的年产值也在不断攀升。目前,岳阳市稻渔综合种养年产值已突破80亿大关,为当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条件。据统计,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成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我国将继续推广这一模式,让更多农民受益。同时,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更多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农业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总之,岳阳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50万亩,年产值冲刺80亿大关,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华容东湖环湖电瓶车开通,随停随拍,AI语音讲解带你畅游美丽东湖
- • 区块链溯源系统助力扶贫,80%扶贫产品实现溢价销售提升30%
- • 平江县倾力打造优质教育,三年引进“特岗教师”1200人,乡村教师待遇提升30%
- • 湘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沼气直供万户农家,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岳阳片区)签约34个合作项目,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岳阳三荷机场新增航线,直飞10大城市,凭机票享门票折扣福利来袭!
- • 君山区钱粮湖镇“智慧渔场”投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渔业节本增效40%
- • 汨罗再生铜铝首单保税交割落地,助力年外贸额冲刺500亿
- • 君山银针茶宴惊艳亮相,茶香入菜创新24道融合菜品引领餐饮新潮流
- • 全国首艘氢动力货轮在云溪港首航,助力绿色航运新篇章
- • 君山区环湖公路提质改造圆满完成,30个村告别“颠簸路”时代
- • 平江起义纪念馆:红色旅游专线开通,穿红军装重走长征路,传承革命精神
- • “华容县‘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兼顾育儿与事业,月入4000元不再是梦”
- • 平江县红色旅游讲解员招聘启动,优先录用脱贫家庭毕业生,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资源化利用全国领先,绿色生活新篇章
- • 中科院发布岳阳铜鼓纹样研究报告,解码楚越文化交融之谜
- • 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成功落地,岳阳盘活闲置农房2000栋,助力乡村振兴
- • 长江岸线智慧防洪系统启用,AI预警精准度达98%,筑牢防洪安全防线
- • 医药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硕果累累,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达87亿
- • 正大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盛大落地,年产生猪100万头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湘鄂赣边产业协作示范园盛大开工,30家企业携手共建万亿级新材料走廊
- • 华容芥菜产业园升级,助力2.6万脱贫户共享“保底收购+利润分红”红利
- • 湘阴县万亩智慧藕田丰收,AI监测系统助力脱贫户增产30%
- • 岳阳建成农业大数据中心,气象预警精准到每块农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杨林街镇尚书村“顺堂”议事机制:乡村治理的典范之路
- • 君山岛渔民生活日:体验随船出湖收网,龙虾宴自捕自烹的渔家风情
- • 数字屈原,汨罗全息剧场,AI诗人共赏酒香诗韵
-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共享法庭:纠纷不出村,共筑和谐乡村”
- • 洞庭银鱼冻干技术获专利,太空食品级产品惊艳航展
- • 岳阳非遗“巴陵戏”走进国家大剧院,传统艺术焕新生
- • 平江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获批:总投资180亿,华中最大“绿电水库”即将崛起
- • 岳阳楼端午夜上演“楚风光影秀”,无人机编队演绎《九歌》神话
- • 湘阴水上巴士试运营:鹤龙湖至洋沙湖,船上现煮湖鲜宴,畅游水乡新体验
- • 左宗棠西征路线图惊现俄藏档案,揭秘“湖湘粮道”战略的神秘面纱
- • 港澳青年岳阳研学营盛大开营,感受三天两夜“楚风士子”生活
- • 洞庭湖大闸蟹“一蟹一码”溯源系统启用,品质保障率提升40%
- • 南湖新区创新举措,推出“零碳端午”活动,可降解龙舟材料荣获国家专利
- • 汨罗端午龙舟产业链成型,传统工艺村共享发展红利
- • 君山银针茶文化系统:千年传承,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 临湘市浮标产业带火渔具主播,300名村民转型带货达人
- • 华容团子:机械化生产中的传统味道,日均产销20万个,传承与创新并存
- • 剑桥大学建立“忧乐精神”比较研究实验室,推动中西哲学对话新篇章
- • 华容县农村留守妇女技能学堂开班,月嫂培训助力就业新篇章
- • 宋代“水上茶市”遗址复原模型将进校园巡展,揭秘千年茶文化
- • 湘阴县“洞庭渔歌”走进校园,百名小学生登央视唱响湿地保护
- • 湘阴鹤龙湖万亩荷花盛放,水上小火车穿越粉色花海,夏日浪漫之旅等你来
- • 君山银针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千年茶香传承世界
- • 环洞庭湖科创走廊启动建设,9县区共建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 • 君山银针茶农直播“云雾采茶”,非遗工艺助力电商销量翻五倍
- • 岳阳红色研学专列开通,助力青少年传承抗战精神
- • 湘鄂赣龙舟争霸赛6月启幕,12市州组建最强战队,共赴水上盛宴
- • 平江起义纪念馆荣获1928年秘密会议记录,填补党史研究空白
- • 岳阳楼区“洞庭渔歌”擂台赛开唱,老渔民即兴创作方言rap,传承湖湘文化新风尚
- • 岳阳氢能公交全覆盖,引领全国氢能交通新潮流
- • 岳阳国际风筝节创吉尼斯纪录,万只非遗风筝点亮洞庭湖
- • 93岁剪纸传承人匠心独运,创作《百楼图》展现岳阳楼千年风华
- • 君山区数字农场惊艳亮相,机器人种菜引领农业革命新篇章
- • 汨罗市“爱心送考”18年不间断,免费接送考生超10万人次,传递社会正能量
- • 湘阴县创新举措:VR技术助力送戏下乡,村民体验全息花鼓戏盛宴
- • 云溪区绿色化工反哺农业,生物肥料厂投产助力10万亩农田绿色转型
- • 华容团子机械生产线投产,柴火香保留率高达98%,日销量突破30万枚
- • 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突破99%,15万村民共迎“挑水时代”终结
- • 君山区“鱼菜共生”大棚推广,一亩水塘年创收1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 • 城陵矶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8%,RCEP航线新增3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岳阳楼景区发行数字藏品,《岳阳楼记》NFT秒罄999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全球留学生岳阳共庆春节,包粽子写楚简体验“东方狂欢节”
- • 区块链技术助力外资备案,跨境投资效率提升90%
- • 循环经济产业园年处理电子废弃物200万吨,产值突破百亿,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城陵矶港携手岳阳职院,共育国际港口管理人才新篇章
- • 湘阴“拿地即开工”升级2.0版,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天,打造高效便捷营商环境
- • 洞庭湖区防洪安居工程竣工,3.5万村民喜迁智慧新村
- • 岳阳米粉行业协会成立,统一制定鲜湿米粉生产规范,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