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甜酒产能翻番,千年陶缸发酵技艺荣登非遗名录

岳阳新闻网 阅读:3 2025-07-15 22:13:31 评论:0

在福建长乐,一项古老的酿酒技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近年来,长乐甜酒的产能实现了翻番,而这项传承千年的传统陶缸发酵技艺也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酿酒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长乐甜酒,又称“长乐陈酒”,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以糯米为原料,采用独特的陶缸发酵工艺,经过长时间的陈酿,口感醇厚,风味独特,被誉为“酒中珍品”。长乐甜酒的制作工艺复杂,从选材、发酵到陈酿,每一步都讲究精细,尤其是陶缸发酵这一环节,更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工艺的重视,长乐甜酒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当地酒厂负责人介绍,目前长乐甜酒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000吨,是十年前的两倍。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酒厂自身的努力。

在产能翻番的背后,是长乐甜酒传统陶缸发酵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陶缸发酵是长乐甜酒制作工艺的核心,其原理是利用陶缸的透气性,让酒曲在缸内自然发酵,从而产生独特的风味。这项技艺在长乐已经传承了千年,是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长乐市相关部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严格的评审,长乐甜酒传统陶缸发酵技艺终于成功入选。这不仅是对长乐甜酒制作工艺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如今,长乐甜酒传统陶缸发酵技艺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为了推广这一技艺,长乐市举办了多项活动,如陶缸发酵技艺展示、长乐甜酒品鉴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业内人士前来参观交流。

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长乐甜酒传统陶缸发酵技艺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酒厂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还研发出了多种口味和包装的长乐甜酒,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长乐甜酒传统陶缸发酵技艺的传承人也在不断增多。为了培养新一代的酿酒师,长乐市相关部门设立了专门的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老艺人传授技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学习这一传统技艺,为长乐甜酒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长乐甜酒产能的翻番和传统陶缸发酵技艺入选非遗名录,是我国酿酒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成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古老的技艺将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我国酿酒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岳阳新闻网,岳阳信息港,岳阳头条新闻,岳阳今日新闻,岳阳热点信息,岳阳民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