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奶奶组建“银发汉服社”,端午巡游展现唐宋服饰之美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日子。今年的端午节,一场别开生面的巡游活动在社区中举行,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这场巡游活动由一群充满活力的“银发奶奶”们发起,她们组建了“银发汉服社”,用唐宋服饰之美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银发汉服社”的发起人是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奶奶,名叫李奶奶。她退休后,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李奶奶发现社区里的许多老人对汉服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她便萌生了组建一个“银发汉服社”的想法,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在李奶奶的带领下,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银发奶奶”们纷纷加入了“银发汉服社”。她们在社团中互相学习、交流,共同研究唐宋时期的服饰文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她们终于完成了唐宋服饰的复原,为端午节的巡游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端午节的早晨,社区广场上热闹非凡。身着唐宋服饰的“银发奶奶”们,手持扇子、头戴花冠,迈着轻盈的步伐,向居民们展示着我国古代服饰的韵味。她们身着的长袍、短袄、裙子,色彩斑斓,线条流畅,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唐宋盛世。
巡游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身着华丽唐服的奶奶。她名叫张奶奶,是社团里的“服装设计师”。张奶奶退休前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她对唐宋服饰有着深厚的了解。在社团成立之初,她便主动承担起了服装设计的工作。为了制作出最真实的唐宋服饰,张奶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请教了相关专家。在她的努力下,社团成员们纷纷穿上了精美的唐宋服饰。
巡游队伍经过的地方,居民们纷纷驻足观看,赞叹不已。一位居民激动地说:“这些奶奶们真是太棒了,她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也感受到了唐宋服饰的魅力。”
此次端午巡游活动,不仅让居民们领略了唐宋服饰之美,更让“银发奶奶”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们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将“银发汉服社”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国传统文化。
“银发汉服社”的成立和端午巡游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正如这些“银发奶奶”们所说:“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们的心依然年轻,我们要用我们的热情和活力,让传统文化在社区里生根发芽。”
- • 湘阴县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年创收超2亿元,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团子机械生产线投产,柴火香保留率达98%,日销量突破30万枚,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洞庭湖EOD项目二期引资45亿,打包开发8个生态治理工程,共筑绿色未来
- • “大学生村官直播培训计划:培育千人助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楼实景解谜游戏发布,破译《岳阳楼记》加密文本成挑战新潮流》
- • 中南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湘北医疗教育迈入新篇章
- • 院士工作站助力岳阳农业发展,23项农业技术落地转化成效显著
- • 岳阳县张谷英村非遗传承学校开课,木雕、油豆腐技艺焕发新生
- • 长江中游城市群携手签署文旅一体化发展协议,共绘区域文旅发展新蓝图
- • 科技型企业“人才贷”发放超30亿,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 平江县重拳出击,关停违规校外培训机构45家,动态更新“黑白名单”确保教育环境净化
- • 汨罗再生资源行业年分红超2亿,助力乡村振兴惠及全市80%行政村
- •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签约项目19个,非贸易额同比增长75%,共筑互利共赢新篇章
- • 全国首艘电动挖藕船投产,莲藕采收效率提升5倍,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汨罗江诗歌文化周签约文旅项目18个,总投资达87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左宗棠IP联名农机品牌崛起,耕战一体概念产品热销市场
- •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启动,平江通城产业协同破局:共筑发展新篇章
- • 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突破99%,15万村民共迎“挑水时代”终结
- • 岳阳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硕果累累,签约金额达89亿,成功引进科创企业28家
- • 岳阳经开区招商引资再创新高,50个项目集中签约,共绘发展新蓝图
- • 湘菜非遗传承人走进职校,巴陵全鱼宴技艺融入课程标准
- • 百名少年匠心独运,历时半年绘就《数字清明上河图》,巴陵古韵新貌跃然屏上
- • 屈子书院携手百国留学生,共赴《离骚》新篇吟诵之旅
- • 湘阴县水产养殖职教中心挂牌,助力新型职业渔民培育
- • 国际汉学家解码洞庭铜器铭文,改写先秦交通史认知
- • 平江县重拳出击,关停45家违规校外培训机构,动态更新“黑白名单”确保教育环境净化
- • 岳阳县巴陵戏“濒危唱腔抢救工程”启动,AI技术助力复原失传曲牌12首
- • 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落户岳阳,助力中国餐饮管理人才培养新篇章
- • 集体经济“消薄攻坚”,空壳村全部清零——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 • 华容芥菜主题漫画展盛大开幕,网红IP“菜菜君”形象首次亮相
- • 华容团子:日均产销20万个,机械化生产中保留传统手工柴火香
- • 岳阳县“巾帼创业贷”发放超亿元,助力300名农村女性成就创业梦想
- • 城陵矶港跨境电商综试区蓬勃发展,落户企业突破500家,年交易额有望达200亿
- • 华容县全国首创!芥菜AI种植系统上线,亩均节水50%、减药60%,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 • 全国首条“长江公益教育船”启航,为沿湖儿童送教上门,点亮知识之光
- • 岳阳低空经济试验区启动,亿航智能载人无人机生产基地落户,开启智慧航空新时代
- • 临湘竹文化创意园盛大开放,竹纤维时装秀与竹键盘音乐会惊艳亮相
- • 《岳阳风俗志》英文版全球发行,珍贵民俗档案助力文化传承
- • 华容县“法律明白人”助力乡村法治建设,调解纠纷成功率高达98%
- • 岳阳楼区汴河街年俗大集:非遗糖画AI定制,傩戏面具DIY工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岳阳小龙虾学院成立,全国首设“麻辣教授”职称引热议
- • 岳阳楼五一单日游客破10万人次,AR光影秀再现唐宋盛景,传统文化魅力再掀热潮
- • 华容“零彩礼集体汉婚”盛况空前,百对新人身着周制婚服行沃盥礼
- • 岳阳民俗学者考证:龙舟竞渡起源于屈原时代之前千年
- • 洞庭湖智慧渔场启用AI养鱼系统,溶氧量实时调控降低死亡率30%
- • 岳阳创新举措,试行“农业技术经纪人”制度,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35%
- • 汨罗江畔皮影戏团赴法巡演,《屈原投江》征服巴黎观众
- • 洞庭湖生态监测AI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实时预警准确率高达99%
- • “农业信贷直通车全面覆盖乡镇,新型主体享受无抵押贷款新政策”
- • 湘阴县民俗博物馆盛大开馆,千件农耕器具见证洞庭湖千年变迁
- • 岳阳发放1.2亿元数字消费券,激活假日经济新动能
- • 樟树港辣椒惊现天价,欧盟认证助力打开国际市场
- • 平江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森林康养产业收入突破5亿大关
- • 临湘市桃矿中学旧址焕新颜,教育博物馆揭开百年矿业教育史新篇章
- • 洞庭湖大闸蟹年产量突破500吨,膏满黄肥直供港澳市场
- • 平江县辣条包装“云工位”上线,留守妇女远程接单按件计酬,助力乡村振兴
- • 平江辣条产业升级,全球首个辣条文化博物馆落成,见证千年美食文化传承
- • 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扩面,助力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超20亿元
- • 湘阴鹤龙湖万亩荷花盛放,水上小火车穿越粉色花海,夏日浪漫之旅
- • 岳阳保靖30年对口帮扶谱写新篇章:累计投入超15亿,援建项目130余个
- • 君山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率100%,半小时经济圈激活乡村消费新活力
- • 《汨罗江龙舟竞渡实景游戏惊艳上线,玩家体验虚拟急流竞渡激情》
- • 君山银针茶农帮扶计划:认领一亩茶园,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岳阳县教育基金会年度募资破亿元,奖励师生超3000人次,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岳阳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 • 岳阳保税区建成10万吨级冷链中心,小龙虾48小时直达欧洲,助力全球美食交流
- • 湘阴鹤龙湖大闸蟹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区块链溯源技术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临湘浮标文化节首设“夜钓大赛”,千盏浮漂点亮长江岸线成网红打卡地
- • 长乐甜酒产能翻番,传统陶缸发酵技艺荣登非遗名录
- • 华容县吹响“强师强校”计划号角,30所乡镇学校与长沙名校携手共建美好未来
- • 平江竹稻米种植面积突破万亩,稻田鸭共生模式助力增收30%
- • 岳州窑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残片揭示“南青北白”贸易路线之谜